第59章 现在_大明道士天子,但是在永乐
笔趣阁 > 大明道士天子,但是在永乐 > 第59章 现在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59章 现在

  练兵上,戚继光强调纪律,要求士兵记下各种号令,并一丝不苟的执行,这些纪律十分严格,从平时训练,到对待敌人、百姓、俘虏都有纪律要求。

  若是违背,都有对应的惩罚,斩首这样的惩罚,更是家常便饭。

  同时,戚继光还要求练士兵的胆气,这里的胆气其实是明朝的心学,以及文天祥所说的浩然正气。

  倡忠义之理,每身先也,以诚感诚。

  也就是向士兵讲道理,让士兵知道为谁当兵,为谁打仗,将官要遇苦当先,尊重士卒,诚心诚意地爱护他们,与他们同甘苦,共患难。

  说实话,穿越前朱悟净读到这些,越看越熟悉,最后终于从戚继光的兵书的字缝里看到四个大字——

  ——人民军队。

  只能说优秀的军事家总是有互通之处。

  也正是因此,朱悟净才敢打包票能训练出一支前所未有的,超越整個时代的军队。

  另外,朱悟净还参考了现代军队的政治工作,让于谦担任监军的位置,实际上就是后世军队中的政委。

  不可否认,大明的最大政治基础还是儒家思想。

  也就是孔孟之道。

  让于谦以及军中的读书人担任监军,本质上就是现代军队“支部建在连上”的封建版本,作为以文天祥作为偶像的于谦来说,倒是不用担心这人会不会沾染宋代儒学的那些糟粕。

  除此之外,朱悟净还提拔了一些不怕死的儒生作监军。

  朱悟净的名声已经打了出去,南方的读书人也有一些前来投军,大部分都是军户出身的读书人。

  朱棣允许军户参加科举,一些军户子弟也有读孔孟的圣贤书,且没有读坏脑子。

  虽然这支军队十分的四不像,但也勉强算是走上了正轨。

  这一切的最大功劳就是朱高煦。

  “他这一离开,比他这一辈子的功劳都大。”

  正在窑子前,看着一面水泥和青砖砌成墙壁的朱悟净发自内心地感慨。

  没有朱高煦的逼逼赖赖,整个建军工作忽然变得无比顺畅,至少不用担心朱高煦因为不舍得花钱,导致建军不顺利。

  而且。

  还可以乘着这个机会,将朱高煦带来的那些老兵中不靠谱的清洗一遍。

  虽然经过精挑细选,但还是难免有些少爷兵,以及流寇作风严重的家伙,于谦甚至抓到四个将官一起擅离军营,去往风尘之地快活。

  朱悟净也懒得废话,全数驱逐,赶回应天府。

  面壁之时,总是心思活跃。

  林一动情地抚摸墙壁:“没想到,这样的东西竟然会在我手下出现。”

  朱悟净抿嘴不语。

  应不应该告诉他,金陵城的工部也试验了水泥配方。

  林一似是自言自语般的呢喃:“怜我世人,忧患实多!有了水泥这样神物,山东的百姓终于有救了,这才是明尊法门真正赐下的神物。”

  这样说着,林一彻底陷入了自己的世界,他当着朱悟净面下跪,对着这面墙行了一个特殊的礼节。

  那个礼节一旁的于谦很熟悉,那是明教的大礼!

  这是已经明牌了啊!

  林一起身,眼神平静地看向朱悟净,想要说些什么。

  朱悟净抢先一步开口:“大明尊乃是须菩提的心所化,你我并无差别,可愿与我一起参悟炼丹术?”

  听到这话,于谦稍微皱眉,但也没有多说。

  林一先是沉默一会,而后笑着点头。

  “只要世子不嫌弃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gee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gee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